中考历史考点速记(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亚洲)

中考 0 505



主题三封建时代的欧洲

1、基督教

(1)概况:1世纪,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。

(2)传播:4世纪末,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,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。


2、法兰克王国

(1)背景:西罗马帝国灭亡(476年)前后,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,被称为“蛮族王国”。

(2)概况:①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,是“蛮族王国”中最为强大的王国。②8世纪,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,四处征伐。800年前后,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,史称“查理曼帝国”,查理被称为“查理大帝”或“查理曼”。

(3)封君封臣制度★

①内容:8世纪前期,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,不再无偿赏赐,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。

②关系:封臣对封君要忠诚,在封君需要的时候,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、提供金钱等;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,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、人身和财产安全,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,封君必须提供保护。

③特点: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,而且权利、义务交织在一起,有一定的契约意义。

④影响:11世纪,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。


3、西欧庄园

(1)兴起:9世纪开始出现。

(2)特点★:在领主统治下,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。具有司法权,设有庄园法庭。

(3)人员构成:领主、佃户。

(4)土地构成:①耕地: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,直接经营,称为“自营地”;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“份地”,是佃户的生活来源,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“自营地”。②共用地:庄园周围的林地、荒地等。

(5)庄园法庭:①特点——无定时 、无定员、无定点;②审判依据——习惯法或村法。


4、中世纪城市★

(1)分布:意大利、法兰西、英格兰、德意志等地。

(2)争取自由和自治:①常用手段——金钱赎买武力斗争( 典型代表:法兰西的琅城)。②形式——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“特许状”。

(3)城市居民:手工工匠和商人。

(4)影响:①经济上,极大冲击了农村的庄园经济,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。②政治上,市民要求为工商业发展创造条件,反对割据,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。③思想文化上,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提高,一种新的世俗观念逐渐形成,为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。


5、大学的兴起★

(1)兴起:12世纪,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。

(2)大学自治:免赋税特权、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

(3)课程设置:①基础课程:文法、修辞、逻辑、算术、几何、天文和音乐。②专业课程:法学、医学和神学。③课程设置原因: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(培养实用型人才)。

(4)代表学校:博洛尼亚大学、巴黎大学、牛津大学

(5)评价: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“最美好的花朵”;大学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,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。


6、拜占庭帝国

(1)概况:4世纪末,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。东罗马帝国又称为“拜占庭帝国”,定都君士坦丁堡,是一个地跨欧、亚、非三洲的大帝国。1453 年,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,拜占庭帝国灭亡。

(2)文化特点: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、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,以及西亚、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,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,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。

(3)历史贡献★: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、罗马古籍,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。


7、《罗马民法大全》★

(1)时间:529——565 年。

(2)制定者:查士丁尼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。

(3)目的: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,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。

(4)内容:★《查士丁尼法典》《法学汇纂》《法理概要》《新法典》,统称为《罗马民法大全》

(5)评价:《罗马民法大全》仍然承认奴隶制,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,还对财产买卖、债务、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,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。




主题四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

1、日本的大化改新★

(1)概况:从646年开始,孝德天皇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

(2)性质: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。

(3)影响: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,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。


2、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★

(1)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,经典为《古兰经》

(2)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:622年,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,建立穆斯林公社

(3)统一:630年,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,此后,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

(4)扩张:至8世纪中期,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、欧、非三大洲,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。伴随着帝国的扩张,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。


3、阿拉伯文化★

(1)兴起原因:①统治者重视文化。②在吸收、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,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。

(2)文化贡献

①翻译典籍:大量的希腊、波斯、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。②数学:改造并传播“阿拉伯数字”;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。③医学:《医学集成》和《医典》。④文学:《天方夜谭》(又名《一千零一夜》)。

(3)文化交流: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,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;中国的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、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的。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